4月21日,上海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联合MIT Global SCALE Network中国中心成功举办了"人工智能重塑供应链战略竞争力"主题圆桌论坛,该论坛作为校庆75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吸引了来自学术界、产业界等领域的2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我校师生共同参与,深入探讨AI时代供应链领域的变革与机遇。
论坛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导师、首席研究科学家埃琳娜·杜贡吉(Elenna R Dugundji)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下的供应链战略采购”的主旨演讲。她强调,生成式AI不仅仅是将人类文本翻译成代码,更需要通过前端过滤器、下拉列表、提示工程和指令调优等手段,进一步提高AI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供应链战略采购的各个环节。她指出,人工智能与供应链的深度融合,不仅能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还能通过数据分析实现更精准的市场洞察,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随后,麻省理工(宁波)供应链创新研究院客座教授、深圳醋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吴宇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重塑的行业竞争格局”的主旨演讲。他介绍了大模型的能力边界与现状,分析了人工智能的私有化部署策略,探讨了AI在物理学中的创新应用。他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AI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践,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的探索,强调了AI技术的跨学科应用潜力。他特别提出"AI+教育"的未来图景,探讨了未来教师的使命。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教育模式将发生深刻变革,教师的角色也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创新者,他呼吁教育界积极拥抱AI技术,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
产业界嘉宾环节中,嘉宾围绕“AI+供应链的产业落地”展开讨论。O9软件大中华区总经理孙朝阳提出企业要建立"AI驱动的供应链顶层设计"理念,通过数据融合重构企业决策机制。基于A l的智能库存管理系统支持自然语言交互,使企业能够实时诊断库存状况,同时依托机器学习算法精准预测缺货风险。A l 技术的应用将显著提升供应链决策响应速度,推动管理模式从传统的"效率优先"向"安全、韧性、效率"三位一体方向转型升级。阿伽科技总经理左洁则聚焦于AI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强调了数据的重要性以及供应链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与会嘉宾讨论了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变革。嘉宾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渗透,对业务场景的理解能力已成为核心竞争力。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亟需从传统模式向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创新模式转变,要强调跨学科融合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嘉宾们指出,未来学科界限将逐渐消融,持续学习与主动学习能力将成为人才必备素质。
国际教育学院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MIT Global SCALE Network中国中心的合作,充分借助MIT等国际顶尖院校的优质资源,搭建全球前沿技术的交流平台,进一步丰富学校师生国际合作机会与前沿教育资源。
撰稿:国际教育学院
摄影:李 征
审核:刘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