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动态

东盟五国学员齐聚:以阅读为桥 共绘文化交融新画卷 —— 我校国际商务官员读书交流会(第二期)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17

为深化国际文化交流,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内涵的跨文化传播,助力“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外文明互鉴,9月16日下午,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上海)成功举办第二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读书交流会。原文法学院院长、“一周一书”发起人方有林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副院长沈全教授,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潘懿敏,以及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泰国等五国的35位国际商务官员齐聚一堂,共赴这场书香满溢的思想交流之约。活动由国际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陈巍主持。

图为读书交流会现场

活动伊始,潘懿敏副部长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在阅读推广与文化传播领域的积极探索,特别是“三重阅读”模式——书本阅读、行走阅读与数字化阅读,为文化交流打开了新窗口。她表示,“一带一路” 倡议为中外文化交流融合提供了广阔机遇,希望此次读书交流会能够加深东盟官员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随后,方有林教授与沈全教授分别以“抓读书学习:治国理政的中国智慧”与“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为题,进行了深度分享。方教授从历史视角剖析了读书学习在救国、兴国、强国不同阶段的重要性,强调了深层思想对于人的不可替代性;沈教授则详细阐述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理论贡献与历史地位,指出其不仅为国内发展筑牢根基,更为全球应对变局提供了前瞻性思路。两位教授的发言相辅相成,共同勾勒出中国治国理政智慧的文化本源与时代脉搏。

图为老挝学员交流分享

图为印度尼西亚官员交流发言

互动环节中,来自老挝工贸部工业、贸易与能源研究所的占帕苏·魏达冯(CHANHPHASOUK VIDAVONG)先生与印度尼西亚外交部的穆罕默德・塔迪亚・阿尔迪安(MUHAMMAD TATYA ARDIAN)先生分别就AI时代的学习平衡与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制定的价值观基础提出了深刻问题。方有林教授回应称,AI与读书学习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深层思想的重要性;沈全教授则指出,中国对外政策的制定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之中,体现了人民认可的力量。

图为读书交流会合影

活动尾声,陈巍书记总结指出,本次读书会不仅加深了东盟学员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更将终身学习的理念深植于每位学员心中。他期望,通过本次交流,各国官员能将所学转化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实际行动,共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的政策沟通与民心相通。

本次读书会不仅承载了首期的成功经验,更在交流内容方面针对东盟五国国际商务官员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深度聚焦。读书会充分利用援外培训这一重要平台,完成了一次生动的国际传播实践,不仅展示了“中国之治”的智慧与方案,更为国家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开辟了新路径,贡献了独特力量。



撰稿:李婧妍、洪行之

摄影:杨雨骐

审核:陈   巍